【摘要】:工業機器人具有工作效率高穩定可靠重復精度好能在高危環境下作業等優勢,在傳統制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型升級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得益于政府政策支持、廉價勞動力、穩定的匯率和發達國家的生產過程外包,在過去的十余年里中國的制造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今天的全球化經濟模式已明顯改變了制造業的整體格局。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我國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面臨轉型升級和區域性轉移的挑戰。
美國及一些發達國家的傳統制造業外移已經導致了這些國家經濟的空心化,也促使這些國家進行了深刻反思。通過工業機器人的推廣應用,已然成為這些曾經的發達國家再工業化的重要砝碼。谷歌公司一舉收購8家機器人公司并將進軍物流/倉儲機器人的動向,已引起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我國目前的情況與發達國家幾十年前類似,如果不能解決勞動密集型產業機器換人問題,則必然導致整個產業的外移,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為避免重蹈發達國家傳統制造業沒落的覆轍,必須重視以機器人革命為切入點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工業機器人具有工作效率高、穩定可靠、重復精度好、能在高危環境下作業等優勢,在傳統制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型升級中可發揮重要作用。
工業機器人在制造業中的應用
工業機器人不僅可以單一完成作業,也可以多臺機器人協同完成復雜的工作任務。以下就是在企業生產應用方面大獲成功的優秀機器人圖片。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2013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采購量達到3.65萬臺,首次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表明中國制造業對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已呈現旺盛需求。浙江省率先實施了以工業機器人應用為核心的機器換人工程,計劃在未來5年,每年實施5000個機器換人項目,實現5 000億元機器換人投資,以期推動工業生產方式由"制造"向"智造"的轉變。
中國制造業自動化程度整體上說還處于較低水平,同時尚有大量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亟需轉型升級,目前,中國每1萬名工人中擁有機器人的數量僅為21臺,不及國際平均水平55臺的一半.可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實施"機器換人",我國面對的困難是必須解決即使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也沒有解決的大量手工生產工藝的自動化問題。
目前,已有大量的中國企業投身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研發和工業機器人的制造。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也著力加強工業機器人在傳統制造業中的應用,希望通過原有工業基礎優勢,加速形成生產自動化競爭優勢,徹底解決勞動力障礙,重新奪回制造業特別是長期已經放棄的日常用品制造業的霸主地位,促使外移產業回遷 應該引起重視的是,在機器人關鍵技術,特別是關鍵零部件技術方面,發達國家仍處于技術壟斷地位,中國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發展,仍面臨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重大挑戰。